如K的何堵住z漏洞安全深入解析关键
作为区块链领域的资深研究员,我想和大家聊聊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零知识证明安全问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零知识证明这个概念时,被它的神奇之处深深震撼了。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想向房东证明自己有足够的钱支付房租,但又不想透露具体的银行余额。零知识证明就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它就像一位魔术师,既能证明你知道某个秘密,又不会把秘密本身展示出来。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技术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以Zcash为例,它完全颠覆了传统加密货币的交易可见性规则,让发送方、接收方和交易金额都变成了"黑箱"状态。这种程度的隐私保护,在传统的金融系统中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随着zk-SNARK技术的广泛采用,我们逐渐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安全隐患。就像当年智能合约爆发式增长时暴露出的各种漏洞一样,zk-SNARK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 去年我们团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伪造多个input参数来通过验证,实现"双花"攻击。这个漏洞的影响范围之广令人咋舌 - 涉及groth16、plonk等多种算法,solidity、js等多种开发语言都存在这个问题。 要理解这个漏洞的危害,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技术细节。在以太坊中验证zk-SNARK证明时,使用的是F_p-arithmetic有限域椭圆曲线电路。简单来说,input参数必须限制在特定的数值范围内(0到p-1之间),否则整个验证机制就会出问题。 目前的混乱局面在于:不同的项目采用了五花八门的修复方案。有的把约束写在pairing库里,有的在verify函数中显式校验SNARK_SCALAR_FIELD。这种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就像每个城市都使用不同的红绿灯规则,迟早要出事。 基于这个情况,我们提出了ERC-7520标准。这个标准的核心思想很简单:为所有使用zk技术的DApp项目提供一个统一的"安检门"。 具体来说,我们增加了一个verifyPublicInput函数,它会强制检查所有input参数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这就像在机场登机前,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检查一样。虽然会增加一些验证步骤,但安全性得到了本质的提升。 让我用两个真实的案例来说明这个标准的重要性: 案例一: 未采用ERC-7520的项目,攻击者轻松伪造了4个不同的证明,全部通过了验证。这种级别的漏洞,如果被恶意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二: 采用ERC-7520的项目,同样的伪造证明全部被拦截。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这其中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新增的那几行代码: require(verifyPublicInput(inputs,p),"verifier-over-snark-scalar-field"); 作为过来人,我想给正在使用zk技术的开发者一些建议: 1. 尽快将现有项目升级到支持ERC-7520标准 2. 在开发新项目时,从一开始就考虑加入input范围验证 3.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特别是针对零知识证明相关的部分 区块链安全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攻防战。ERC-7520标准是我们在这场战斗中竖起的一道重要防线,希望所有参与者都能重视这个问题,共同维护生态的安全。零知识证明的魔力
繁荣背后的隐忧
为什么这是个严重问题?
ERC-7520的解决方案
实际效果对比
给开发者的建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比特币暴涨400点!这波多单操作简直太爽了
- 一位交易老手的真心话:如何在熊市里稳稳赚钱
- 虚拟货币洗钱行为:司法认定中的那些弯弯绕绕
- NFT赛道迎来重大突破:HotsCoin上线Immutable X(IMX)平台
- TOKEN2049惊现加密圈奥斯卡派对:3000人挤爆现场背后的秘密
- ARK为何突然暴涨?揭秘SMN基金的传奇故事
- FIL币:从神坛到泥潭,分布式存储梦想真的靠谱吗?
- 数字货币的成长天花板:我们究竟在担忧什么?
- 从喧嚣到务实:AI Agent的进化之路
- 发币即死?区块链创业的金融诅咒有多可怕
- 美国政府手里的比特币:一场意外造就的加密帝国
- 强强联手!THXNET携手AsiaTokenFund集团开启亚洲Web3新纪元
- 9.14行情走向深度剖析:机会与风险并存
- 当假新闻遇上真行情:比特币ETF闹剧背后的市场躁动
- 香港OTC监管困局:便利与风险的双重博弈
- 当朋友圈变成交易所:Friend.tech和TimeStore的中国困局
-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美式暴击:比特币、以太坊为何突然崩盘?
- 别错过!深度解析opBNB潜在空投机会
- 加密市场迎来暖阳?摩根士丹利预判BTC减半或点燃新一轮牛市
- 区块链预言机:让智能合约看见真实世界的眼睛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