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比特币即底反弹老韭一位深度将触菜的观察
探索456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币圈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太坊和山寨币们跌得惨兮兮,唯独比特币一枝独秀。作为一个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觉得这种情况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比特币为何独领风骚?说实话,看着比特币逆势上涨,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光景。这次行情背后其实有两股主要推动力:首先是市场对BTC现货ETF的狂热期待,这种期待就像当年大家对ICO的追捧一样。经过三季度的持续低迷,比特币确实跌出了价值洼地,现在... ...
最近币圈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以太坊和山寨币们跌得惨兮兮,唯独比特币一枝独秀。作为一个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觉得这种情况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比特币为何独领风骚?
说实话,看着比特币逆势上涨,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光景。这次行情背后其实有两股主要推动力:首先是市场对BTC现货ETF的狂热期待,这种期待就像当年大家对ICO的追捧一样。经过三季度的持续低迷,比特币确实跌出了价值洼地,现在整个市场都在押注ETF能带来新的资金活水。
另一个原因就比较有意思了——以太坊最近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自从转POS机制后,各种负面言论就没停过。我有个做矿机的朋友,现在天天在朋友圈骂V神,说以太坊抛弃了他们这些矿工。这种情绪确实在影响市场信心。
牛市真的来了吗?
但是且慢高兴!我得提醒各位,比特币现在这个走势未必是好事。从历史经验来看,真正的牛市需要以太坊和山寨币轮流表现,光靠比特币唱独角戏是不行的。这就好比一个乐团,光有小提琴独奏可成不了交响乐。
我自己的仓位也反映这个判断:目前还是以比特币为主,但已经开始在0.07和0.06的价位逐步兑换一些ETH。说实话,我更希望能等到0.05以下再大举调仓,不过市场给不给这个机会就难说了。
链上数据透露的信号
最近我盯链上数据盯得眼睛都快瞎了,发现几个有意思的现象:1)稳定币又开始回流交易所了,这个量跟9月底差不多;2)比特币暴涨后确实有人套现,但总量没怎么增加;3)币安的BTC甚至还在流出。这些迹象都蛮正面的。
提到消息面,门头沟那个定时炸弹推迟到明年了,ETF倒是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初落地。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比特币可能会维持在一个"涨不太动但也跌不下去"的状态。那些等着跌破2万刀抄底的朋友,我劝你们别太执着,这个价位出现的概率跟中彩票差不多。
现在该怎么做?
我的建议很简单:定投!就像买基金一样定期买入BTC。另外可以关注两个标的:一个是STX,作为比特币生态的龙头,潜力不小;另一个是SOL,虽然被FTX事件拖累,但生命力顽强,一旦牛市来了,涨幅说不定会让人惊喜。
底部何时到来?
说到见底,现在市场上分成了两派。作为一个经历过2019年行情的老韭菜,我感觉现在的走势确实似曾相识。市场就像个困兽,在支撑位和阻力位之间来回踱步,然后突然给你来个猝不及防的暴涨或暴跌。
现在的横盘时间明显比以前长,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太缺流动性了!大资金都在观望。按照惯例,牛市前往往会有一次深蹲,但这次会不会重演还不好说。
最后送大家一句肺腑之言:千万别被短期波动牵着鼻子走。昨天那波急跌,我朋友圈里有人喊"完蛋了",有人喊"抄底了",结果我连动都没动。真正的机会是给有耐心的人准备的。记住,在大行情来临前,手里一定要留点子弹,但也不要梭哈,保持适度仓位才是王道。
如果想交流更多投资心得,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加密姐阿寒"。投资路上,我们结伴而行!
Tags:
相关文章
比特币遭遇通胀冷水澡,12万美元关口能否守住?
探索说真的,最近比特币这个过山车行情看得我心脏病都要犯了。上周还风光无限地冲破12.4万美元大关,转眼就被PPI数据泼了盆冷水,呲溜一下就滑到了11.7万美元附近。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快!通胀数据成了"搅局者"说实话,3.3%的PPI数据确实给了市场当头一棒。那些整天喊着"降息要来了"的分析师们,现在一个个都闭上了嘴。我有个在华尔街做交易员的朋友跟我说,现在交易大厅里都在传:"通胀这个老妖怪又回来了... ...
【探索】
阅读更多Farcaster:V神都在用的去中心化社交新宠,值得你关注吗?
探索说实话,最近我被Farcaster刷屏了。这个号称"去中心化推特"的项目,连以太坊创始人V神都亲自下场打call,不得不让人好奇它到底有什么魔力。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混迹多年的老韭菜,我来聊聊这个社交新物种。社交网络的"电子邮件"革命记得90年代电子邮件的出现吗?不管用哪个客户端,你都能收发邮件。Farcaster就想在社交领域复制这种开放模式。它本质上是一个协议层,就像社交网络的基础设施,开发者可以... ...
【探索】
阅读更多我创造Zuzalu的心路历程:当虚拟部落走进现实
探索每当我在旧金山街头喝着咖啡,看着那些谈论AI的开发者们,或者在柏林的地下室里遇到一群开源黑客时,我总忍不住想:为什么我们只能被动地选择这些已经存在的文化场景?为什么不能像在线社区那样,让志同道合的人们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物理空间?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的跨越记得2017年那个寒冷的冬天,我在苏黎世的一个小咖啡馆里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那时我们刚开完以太坊开发者大会,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们热情交流... ...
【探索】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