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惕的红线罪新者必法律须警从业规
你知道吗?帮信罪这个听起来有点专业的罪名,其实正在悄悄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2015年刑法修订时新增的这个罪名,如今已经成为全国刑事案件数量的"老三",仅次于盗窃和诈骗。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互联网金融案件的律师,我亲眼目睹了这个罪名带来的种种法律困境。
帮信罪的"冰与火之歌"
说实话,帮信罪在实务界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爱它,是因为相比共同犯罪,这个罪名的量刑相对较轻;恨它,是因为它的适用标准简直像个"万能口袋",什么都能往里装。最头疼的是,不同地区的法院对这个罪名的理解差异大得离谱,同样的行为在上海可能没事,在河南就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记得去年处理的一个案子,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帮朋友转了几笔账就被卷入了帮信罪的漩涡。看着他惊慌失措的样子,我深刻感受到这个罪名的"杀伤力"。
2025新规:穿透式打击来了
2025年7月28日,"两高一部"联合发布的这份新规简直就是给帮信罪装上了"GPS定位"。我最关注的是其中7个典型案例,尤其是第4个案例——那个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案子。
这个案子中,三个"聪明人"王某、张某和赵某某想出了个"完美"的洗钱方案:用银行卡收钱→取现→买虚拟币→转移给上线。他们自以为天衣无缝,结果呢?三个人加起来要在监狱里待十年多。
Web3行业四大生存法则
看完新规,我给Web3行业的同行们总结了几个血泪教训:
第一,装傻充愣的时代结束了。以前总有人说"我不知道啊",现在这招不灵了。新规明确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基本的法律识别能力。去年有个OTC商家,账户被冻结17次还在继续交易,最后被判刑时哭都来不及。
第二,技术人员要格外当心。现在的司法实践已经明确:开发混币器、匿名钱包这类工具,很可能就是在帮犯罪分子"降低犯罪门槛"。我认识的一个技术大牛,就因为写了段代码被判了三年,你说冤不冤?
第三,OTC交易就是走钢丝。有位同行说得好:"做OTC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新规实施后,一旦账户出现异常还继续交易,就可能被认定为主观明知。更可怕的是,如果同时涉及地下钱庄业务,那就是数罪并罚了。
第四,合规不是选修课。我看到太多创业者把合规当作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有个项目方老板跟我说:"先把业务做起来,合规以后再说。"结果呢?业务还没做大,人先进去了。
律师的肺腑之言
虽然新规给出了更明确的裁判标准,但"明知"的认定仍然存在很大弹性。我处理过的一个案件中,当事人只是帮朋友转了几笔账,就因为聊天记录里的一句"可能不太正规"被认定为主观明知。
Web3的春天确实来了,但记住: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吹风"。我的建议是:事前做好合规审查,交易过程全程留痕,一旦出事第一时间找专业律师。千万别像有些人那样,等到警察上门才想起找律师,那时候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辩护时机。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在这个行业,帮人可以,帮忙可以,但千万别"帮信"。法律的红线,碰不得。
(责任编辑:教程)
-
重磅!神秘巨鲸豪掷1.15亿扫货以太坊,5000美元目标引爆市场狂欢
要说最近加密货币市场最火的明星,非以太坊莫属。这个被誉为"区块链2.0"的王者正在上演一场令人心跳加速的价格狂欢。说实话,作为一个密切关注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老玩家,这种场面还真是久违了。以太坊价格:过山车行情下的坚韧表现眼下以太坊的价格在4217美元徘徊,虽然24小时内跌了2%,但这就像一场大雨过后的小憩。要知道,上周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就像坐上了疯狂的过山车,比特币从12.3万美元的高点一头栽到11... ...[详细]
-
ENS在Layer2生态布局:一场关乎用户体验的区块链地址革命
每次看到那一长串0x开头的以太坊地址,我都忍不住想:这玩意儿简直比银行密码还难记!好在ENS(以太坊域名服务)的出现,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从业者,我亲眼见证了ENS如何从一个简单的命名服务,成长为Web3世界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什么说ENS是Web3世界的"金名片"?还记得V神那句评价吗?他说ENS是"最成功的非金融类以太坊应用"。这话一点不假,在我接触过的项目中,E... ...[详细]
-
这两天盯着盘面看,真心觉得市场情绪开始出现微妙变化。大饼(BTC)的走势特别有意思,每次回调的低点都比前一次要高那么一点点,像极了爬楼梯的节奏。而以太坊(ETH)昨晚的表演简直惊心动魄,直接从悬崖边上一头栽向1903美元,看得人手心冒汗。不过市场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大家以为要跌破心理防线的时候,以太坊在1903这个神奇的位置突然来了个华丽转身,一鼓作气冲到了1970附近。这种强势反弹可不是闹着玩的... ...[详细]
-
嘿,各位投资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青蛙!今晚9点半就要公布美国10月CPI数据了,这个数字可是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啊。说实话,3.3%这个市场预期值看着挺美好,但咱们都知道,经济数据这东西就像天气预报 - 永远只能作为参考,真正决定市场走势的还是资金情绪和基本面。最近大盘走得挺有意思,像是在玩"一二三木头人"。37,600这个关键位置就像个无形的天花板,要是能来根漂亮的中阳线突破上去,那画面就美了... ...[详细]
-
说真的,最近的行情让所有币圈玩家都坐不住了。上周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那个"鸽派"发言,简直就像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他暗示可能不会再加息了,要知道这对流动性意味着什么 - 资金水龙头又要开了!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太明白这种政策转向对加密市场意味着什么了。果不其然,今早6点半比特币直接冲破4万刀大关,最高飙到接近42000,创下2023年新高。以太坊也不甘示弱,突破2200直逼230... ...[详细]
-
那晚的记忆至今仍让我脊背发凉。当我们从停靠在欧盟边境的船屋"自由号"上下来时,两束刺眼的警车灯光突然打在我们脸上,黑暗中我们几乎看不清任何东西。"船上有多少人?"克罗地亚警察牵着一条凶猛的警犬向我们走来。我的路透社同事机智地回答:"说实话我也记不清了。"谢天谢地,他们最终放过了我们。但这只是我们冒险的开始——我们要在泥泞的森林小路上摸黑前行,追赶可能已经离开的"总统"车队。几米之外,就是那个充满争... ...[详细]
-
最近观察币圈生态,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丛林法则"。根据我的经验,可以把参与者分成三大派系:那些整天盯着K线图的短线交易者占90%,参与DeFi挖矿分红的精明投资者占9%,剩下的1%则是独具慧眼的"羊毛党"。这种生态结构透露着一个残酷现实:机构和早期参与者往往是从普通交易者的口袋里赚钱。5000元入场,十分钟归零的残酷现实记得去年有个朋友兴致勃勃地跟我说要玩合约,结果5000块钱不到10分钟就打了水... ...[详细]
-
QnA3重磅推出Telegram机器人:用AI读懂你的真实投资需求
11月的伊斯坦布尔格外热闹,Binance区块链周在这里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一名经常关注行业动态的老兵,我发现今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下一个十亿用户"这个话题。在这场万人盛会上,QnA3.AI联合创始人Kane的演讲让我眼前一亮——他们正在用AI解决一个困扰加密投资者多年的痛点:如何准确识别用户的真实投资意图。从表面问题到深层需求说实话,在数字货币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投资者被表面的"热... ...[详细]
-
最近Lybra Finance的LBR代币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落,让不少投资者开始纠结:到底该不该趁低价入场?作为一个在DeFi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观察和思考。Lybra究竟是个什么项目?Lybra Finance本质上是一个抵押借贷协议,但它玩出了新花样。你可以在上面抵押ETH或者像stETH这样的流动性质押代币,然后免费铸造出稳定币eUSD。最吸引人的是,这个eUSD居... ...[详细]
-
最近有个叫Worldcoin的项目在圈内闹得沸沸扬扬,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它要扫描虹膜来建立全球身份验证网络时,第一反应是:这确定不是在拍科幻片吗?但随着深入研究,我发现这个想法确实够大胆,也够争议。光环与阴影并存的项目Worldcoin背后站着a16z这些顶级风投,2.5亿美元的融资数字相当亮眼。200万的用户基础看着也挺唬人,但说实话,这个数字让我想起当年某些共享单车项目疯狂烧钱拉新的场景。我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