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解货币红线律是否师深交易法律虚拟析踩了
最近在办理案件时,经常有公安机关的朋友问我:"那些整天倒腾USDT的币商,即便没涉及赃款、没帮人换汇,能不能给他们定个非法经营罪?"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时,我也觉得挺有意思。毕竟在我们老百姓眼里,这些币商天天买卖USDT赚差价,怎么看都是在做生意啊!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刑法可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套用的。
非法经营罪的四大"紧箍咒"是什么?
刑法第225条给非法经营罪画了四条红线:第一是专卖专营品,比如烟草、盐业这类;第二是倒卖各类许可证明;第三是未经批准搞金融业务;最后一条是"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前三条都很明确,但最后这条"其他"就变成了一个"万金油"条款。
说实话,我见过不少同行一遇到新型案件就往"其他"里套,这就像拿个万能钥匙开所有锁,看着方便但未必合适。USDT这类虚拟货币,既不是国家专营品,也不是金融许可证,更不是外汇。硬要往非法经营罪上靠,恐怕是有些牵强。
USDT到底算不算外汇?
这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争议点:USDT能不能被认定为外汇?记得去年有个案子,当事人是个大学生,在宿舍里做USDT搬砖套利,半年就赚了十几万。派出所的同志一开始就认定他是在非法买卖外汇。
但仔细想想,USDT跟外汇真是一回事吗?美元是美联储发行的,欧元是欧洲央行发行的,USDT是哪家央行发的?是Tether这家私人公司啊!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把游戏里的金币当真钱用,虽然能换到真钱,但游戏公司能跟国家银行相提并论吗?
《外汇管理条例》里说得很清楚,外汇必须是"外币表示的支付手段"。USDT压根就不是哪个国家发行的外币,说它是外汇实在太过勉强。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星巴克的储值卡能买咖啡,就说它跟人民币一样是法定货币吧?
为什么不能随便扣"非法经营"的帽子?
我在办案过程中发现,很多同行遇到新型案件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觉得"做生意没执照=非法经营"。这其实是对刑法的误解。举个例子,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爷也没营业执照,但我们总不能把他抓起来判刑吧?
刑法讲究"罪刑法定",不能随意扩大解释。特别是对于USDT交易这种新兴事物,在监管政策还没完全明确的情况下,更应该谨慎对待。就像当年互联网经济刚兴起时,也有很多人把网店经营说成是非法经营,现在回头看不是很好笑吗?
真可能构成犯罪的情形
当然,话也不能说绝。如果币商明知道买家要用USDT来换汇,还配合操作,这就可能涉嫌犯罪了。就像你开个烟酒店,明知道有人买酒是为了兑假茅台还继续卖,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但这里的关键是要有确凿证据证明"明知"。不能因为有人用USDT换了外币,就认定所有卖USDT的人都有罪。就像不能因为有人用菜刀伤人,就说所有卖菜刀的都有罪一样。
最后说点个人感想:法律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经济时。作为法律人,我们既要维护法律尊严,也要理解新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其动辄用刑法"一刀切",不如先完善监管制度,给创新留出合理空间。毕竟,谁又能保证今天的新事物,不会成为明天的经济支柱呢?
(责任编辑:深度)
-
PayPal稳定币PYUSD正式登陆Venmo,开启支付新纪元
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20日,支付巨头PayPal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他们推出的PYUSD稳定币现在开始向Venmo用户开放了!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不禁感叹:这个世界真的在以惊人的速度拥抱加密货币。PYUSD的稳步推进PayPal在博客中透露,这个与美元1:1挂钩的稳定币将在未来几周内实现Venmo平台的全面覆盖。回想六周前PayPal首次宣布推出PYUSD时的情景,当时他们还特别强调... ...[详细]
-
11月10日的行情真是让人血脉偾张!比特币强势突破38000美元大关,整个加密市场总市值创下1.45万亿美元的年内新高。看着行情一路上涨,相信不少朋友都在想:这波牛市真的来了吗?但就在这狂欢时刻,有些蛛丝马迹值得我们警惕:那个曾经在3672美元大举建仓ETH的神秘巨鲸,突然把3万枚ETH存入币安,按当前价格算可能要亏1.83亿美元。这究竟是大户出逃的信号,还是正常调仓?市场观察:冰与火之歌最近的行... ...[详细]
-
说实话,今年的加密市场真是让人又惊又喜。就在大家都以为熊市会持续很久的时候,随着比特币ETF获批的传闻不断发酵,市场突然就迎来了一个小牛行情。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有些代币的表现简直让人难以置信。那些让你拍断大腿的暴涨神话记得8月份那会儿,我还在和朋友讨论GAS能不能突破3美元,结果转眼间就冲到了近30美元!这种十几倍的涨幅,放在去年简直想都不敢想。更夸张的是TRB,从7... ...[详细]
-
最近数字货币圈炸开了锅!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终于按捺不住,祭出了自己的Web3钱包产品。作为从业多年的老币圈人,我不得不说这步棋走得相当妙。在这个去中心化浪潮席卷的时代,连传统交易所巨头都开始"自我革命"了。为什么是Web3钱包?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我就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中心化交易所还在主导市场,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悄悄在MetaMask里倒腾DeFi项目。现在币安终于意识到,光... ...[详细]
-
周二的市场行情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比特币价格像坐过山车一样冲上27,200美元,但更引人注目的是期货市场上那10亿美元的未平仓合约突然涌入。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市场波动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这个现象实在太不寻常了。市场异动的来龙去脉9月18日那天,我正喝着咖啡查看行情,突然发现比特币期货的未平仓合约数字像打了鸡血似的往上窜。121亿美元!要知道前一天还只有110亿出头。这让我想起去年FTX暴雷前... ...[详细]
-
重磅!Bee Network迎来里程碑时刻,支付系统本周震撼上线
各位Bee Network的忠实用户们,好消息接连不断!作为一个密切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个项目最近的动作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还记得当初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时的期待感吗?现在,那些坚持签到的老矿工们终于要迎来收获的季节了。三大核心进展同步推进首先,KYC认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让我想起了去年某个知名项目的类似阶段,当时很多用户因为错过认证时机而遗憾不已。建议大家尽快完成认证流程,... ...[详细]
-
Web3创业者的新大陆:为什么大家都在Telegram上淘金?
最近认识了一位叫老高的创业者,他原本在国内做传统产业链生意,今年6月却一头扎进了Web3创业潮。这位老兄特别有意思,跑香港考察了一圈Web3政策后,最终选择在TON公链上开发游戏项目。这让我想起了2014年微信推出小程序时的盛况,当时多少人靠着"打飞机"这个小游戏发了家。老高的选择看似偶然,实则暗藏玄机。Telegram凭什么成为Web3创业热土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老高说要在TON链上做项目时还挺惊... ...[详细]
-
记得2022年那个寒冬吗?GMX带着"真实收益"的概念横空出世,给奄奄一息的DeFi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我当时就在想,这才是区块链该有的样子——透明、去中心化、实实在在地创造价值。GMX为何能在熊市中一枝独秀GMX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个运行在Arbitrum上的协议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双赢模式:交易者可以获得杠杆,而流动性提供者(LP)则能稳定赚取手续费。说来有趣,这就像在赌场开庄家,虽然个别玩家可... ...[详细]
-
在以太坊这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中,MEV(矿工可提取价值)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推动了套利创新,另一方面却可能威胁到网络的公平性。作为深耕加密领域多年的观察者,我发现Flashbots正在这个领域做出极具前瞻性的探索。MEV的复杂博弈记得去年我在观察Uniswap交易时,经常能看到一些奇怪的现象:明明设置了合理的滑点,交易却总是被抢先一步完成。这就是典型的MEV问题在作祟。Flashbots的创... ...[详细]
-
作为一个密切关注DeFi市场的观察者,我发现HIFI Finance这个以太坊借贷协议确实有点意思。它提供的服务相当全面,从传统的加密资产抵押借贷,到时下热门的NFT抵押,甚至还有RWA(现实世界资产)服务,可以说是紧跟行业热点。目前这个项目的流通市值接近1亿美元,已经释放的代币占比高达88%,这说明项目方在代币分配上的透明度还算不错。交易数据揭示的市场偏好说到交易量,HIFI最近24小时的表现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