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科狂欢9的在新一与反所见所感思加坡技的场金
刚刚结束的新加坡Token2049之行,让我这个行业老炮儿感触良多。说实话,三天的展会其实6个小时就能把重点都逛完,但背后的市场信号却值得细细品味。今天我就用几个关键词,带大家看看这场加密盛会的真实面貌。 这次的展台虽然不多,但三分之一都在做支付相关业务,这个比例着实让我惊讶。从新加坡本地公司到欧盟注册的机构,甚至一些离岸群岛的空壳公司,都纷纷挤进支付赛道。更夸张的是,有个展区干脆成了"资金专区",各家都在比拼谁能更快更安全地把钱转出去。 记得2021年比特币冲上6.4万美元时,支付类项目还屈指可数。现在倒好,我挨个聊了一圈发现,大家清一色都在做"出金"生意。这背后反映的是全球加密投资者对合规大额出金渠道的迫切需求。有个做外贸支付的朋友偷偷告诉我,现在连灰色地带的项目都开始主动往合规方向靠了,毕竟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被监管打击的对象。 上次在香港参会时,满耳都是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式的英语,这次新加坡却大不相同。亚洲面孔的展台基本都能用中文流畅交流,甚至有些老外的中文都比我这个中国人还标准。 最让我感动的是,遇到几个印度和中东展位的工作人员,发现我听不懂专业术语时,立即手舞足蹈地比划解释,那种认真劲儿让我觉得他们肯定提前做了不少功课。不过老实说,整个会场白人影影绰绰的,感觉亚洲力量正在这个领域快速崛起。 说到新加坡的消费,那叫一个酸爽。赶上F1赛事前夕,2000块人民币一晚的酒店都算捡便宜,住金沙酒店的那绝对是真大佬。500美金的门票还管饭?我这种老油条当然是蹭票进去的。 第一天上千号人混进去蹭吃蹭喝,下午主办方急眼了开始查手环,场面一度十分滑稽。第二天更绝,直接上演"吊牌争夺战"。这里奉劝各位,在加密圈混,要么真有钱,要么脸皮厚。你看那些私密派对和游艇聚会,三点钟Google地图上就显示"已歇业",懂的都懂。 对比往届,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VC和机构少了,交易所也只剩下几家头部玩家。Dex项目倒是层出不穷,尤其是L2上的,印度团队成了主力军。记得以前参会能领到手软的周边,现在除了宣传单就是充电宝,寒酸得很。 更让我感慨的是行业话题的转变。现在没人谈什么"Build the future"了,饭局上都在问"还有没有牛市"、"比特币能涨到多少"。唯一还在认真干活的,就剩各家交易所了,这份敬业精神值得点赞。 最后说个有趣的见闻。遇到个2018年就认识的老朋友吐槽,现在新加坡满大街都是RWA(真实世界资产)项目,好像一夜之间人人都成了RWA专家。但搞笑的是,很多人连RWA需要合规牌照都不知道,真把STO当儿戏了。 不过话说回来,RWA确实可能是DeFi的下一个形态。只是这个赛道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和专业团队的运作,不是随便贴个标签就能忽悠的。下个周期能不能起来,就看这些项目是认真做事,还是只想割韭菜了。 总结来说,现在的加密圈就像个魔幻剧场:有钱的拼命招人,有人的到处找钱。天天喊着寒冬来了,可新项目还在不断冒出来。也许这就是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永远充满变数,永远让人期待。支付革命:合规出金的狂欢
语言江湖:中文圈的崛起
金钱游戏:阶层分明的加密世界
行业变迁:从狂热到务实
RWA泡沫:下一个风口还是骗局?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以太坊蓄势待发:4000美元大关近在眼前?
- 币安风暴:40亿美金天价罚单背后,加密行业将迎监管寒冬?
- 当金融遇上元宇宙:BXweb3如何重新定义数字资产交易
- 当技术致富遇上法律红线:一个律师眼中的私钥破解陷阱
-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从GALA内讧到比特币新贵崛起
- 与Cosminmart创始人对话:为什么我赌上了全部身家在比特币RGB协议上
- FHE-Rollups:开启区块链隐私保护新纪元的技术突破
- DePIN为何成为Web3破圈的关键推手?
- 8.22数字货币市场观察:BTC与ETH关键点位解析
- 市场惊魂后是机遇?资深交易员告诉你如何抄底布局
- 以太坊开发者最新会议纪实:技术升级与生态健康的双重考量
- 当比特币遇见艺术:Unigraphs如何用聪创造NFT新玩法
- 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突破?37,000美元或是空头噩梦
- NFT玩家必看:Holograph跨链交互实战攻略,一箭双雕的撸空投机会
- Vitalik Buterin:公共物品资助的未来图景
- FTX巨额加密货币抛售计划:一场与SEC的监管博弈
- 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
- 李彦宏的清醒剂:AI产业的未来在于应用创新
- 11月17日比特币市场观察:震荡市中如何把握机会
- 11月CPI数据出炉后市场诡异反应:主力在洗盘?
- 搜索
-